冬至-純糯米製作湯圓(古早好味道)

鄉下的阿嬤們,每到過年,是最忙碌的時候,
打掃家裡內外、蒸年糕、做菜頭粿、發粿、紅豆甜年糕、芋頭粿.....
在二水經營了逾六十年的彰農米糧,知道,每年冬至,就是鄉下過年的”前哨站”
我們,要開始準備過年用的各式米糧了!!

關於如何製做年糕、粿、湯圓這件事。
鄉下的婆婆媽媽們,對於應使用的糯米或在來米比例,很有自己的一套秘方,
每戶每家的比例各不相同,而且老奶奶們,非常堅持自己要的比例,
例如陳家老奶奶,要做湯圓的糯米是長糯3台升加圓糯7台升,
謝家阿嬤的湯圓是長糯1台升加圓糯9台升......
千萬不能秤量有誤!!
要是因為米給秤錯了,粿做不成功,可不是賠上米錢而以。
因為年節每人每戶都忙,做年糕或粿從浸米開始一直到蒸完成品要花耗十多個小時,
過年前,哪戶人家有那麼多的時間再做一次?!

所以,
過年時節是鄉下傳統米店最具挑戰力(考驗記憶力及體力)的一個節日,
現代的年輕人大多買巿售的湯圓,很少(大概也不會)自己製作湯圓了,
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個冬至,我都會向熟識的阿嬤買【圓仔ㄘㄟˋ】(不知國語怎麼書寫><")
讓孩子和家人一起搓湯圓,從不規則到長條形到可以搓出標準的圓形,
孩子的成長,在每年的冬至,讓我特別有感受。

以下是【圓仔ㄘㄟˋ】的製作過程

【圓仔ㄘㄟˋ】:是將糯米(圓或長糯)浸泡,磨成米漿。
(古早時代用石磨,現在有不鏽鋼製的機器代工)
再放到粿袋裡,將粿袋綁在長板凳上,將水份壓出,
這之間要再將粿袋翻轉再綁壓,大概要過好幾小時,才會呈現糯米粉塊狀,

要加一小塊粿泊(蒸熟的糯米塊),再加一點點點”紅番仔米”(食用色素),
搓揉後,就是【圓仔ㄘㄟˋ】,
分等份,先搓條狀,再掰分一小塊一小塊的,給孩子們放在手心搓圓,

下鍋煮成熱呼呼的湯圓,冬至一早,端到老祖宗廳堂,感念祖宗們的辛苦及恩德,
新的一年,也請多照顧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